首先感謝黃昭展大大提供的紅娘仔樣本
Lepturacanthus savala 沙帶魚,也就是俗稱的紅娘仔
趁下午閒到抓貓打架時,想到中午送到的東西我還放在冰箱裡
於是蹲在門口放個箱子,用刀子打開神密的潘朵拉盒子…不對是保麗龍盒子
哇!裡面放著好幾尾的2指寬左右的紅娘仔,這種魚在台灣都是這麼小,最大不會超過三指寬。
不過…..為什麼是黃眼睛……= _=||
就詢問黃昭展大大的結果,他捕魚30多年,紅娘仔的眼睛容易變黃色的,所以東南亞進口的帶魚,很多也都是沙帶,且體型有3-4指寬,眼睛也都是黃色的,只能說帶魚有些本身眼睛就是很容易黃色的。

由於台灣很多人聽過這名字〝紅娘仔〞但確不會分辨,網路上也沒有詳細的圖文解說,於是剛好有機會就搞了這一篇,下面就是沙帶的介紹文。
Lepturacanthus savala 沙帶魚的背棘3根,短短的 也是有鰭膜的,只不過容易破損。
破損的關係背棘後面幾根軟條看起來很像背棘,被我誤判為背棘。
背棘之後軟鰭,背鰭的高度就變高了(這背棘每隻我都有詳細算過)
背鰭軟條總數(算了5隻) 都在112~116之間(短帶魚127~132)。
肛前背鰭數都是35(沙帶魚34~35 短帶魚35)。
臀鰭棘數都在74~75左右,可以用夾子一根一根勾,但很細小不好算(短帶魚32以下)
每一隻都有臀鰭棘刺,照片我拍了三隻的臀鰭刺,胸鰭長過側線。


最大隻的體長57CM 肛門位置在19公分(頭為起點)尾很長。
照片中夾子對著的部位就是肛門
這次除了確定俗稱的紅娘仔就是Lepturacanthus savala 沙帶魚之外
這魚應該是一年生的,可能是在台灣這邊環境的關係,帶的卵相當成熟飽滿,卵徑也不小。
以白帶魚先雄後雌的特性 還真另我訝異。
另外補充,白帶魚的腹膜是黑色的,跟沙帶不同。
圖片來源:http://cypselurus.exblog.jp/13263134/
另外嘴巴也可以做為分辨,沙帶魚的嘴巴舌骨有黑色色塊。
白帶魚的嘴巴內膜是黑色的。
圖片來源:http://www.zukan-bouz.com/syu/%E3%83%86%E3%83%B3%E3%82%B8%E3%82%AF%E3%82%BF%E3%83%81
南海帶魚的嘴巴內膜是黃色的,舌骨沒有黑色色塊。
圖片來源:http://www.zukan-bouz.com/syu/%E3%83%86%E3%83%B3%E3%82%B8%E3%82%AF%E3%82%BF%E3%83%81
這種紅娘仔體型雖小,但是他的〝鮮甜度〞我認為確是台灣產的帶魚裡屬一屬二的,乾煎之後吃在嘴裡的鮮與甜,相當相當的明顯。
紅娘仔肉質比白帶魚細緻紮實點,白帶魚水份比較多一點點,肉黏了點 。

紅娘仔背鰭刺的肉沒臭味,肉質的清甜感覺明顯,吃的時候一直出現,我感覺像吃小魚肉質,沒大白帶的魚味,有幼魚的味道,要用比喻的話,就像哇米仔跟哇米這兩種魚的肉質差別。
讚!
好介紹。
不知道,沙娘仔和小型油帶的口內膜或舌骨是否可區分?
單純釣客和貪吃人的疑惑。
讚讚
一般油帶是指白帶魚,所以你只要看白帶魚根沙帶魚這兩者的特徵就可以了,即使是小白帶也可以分辨,腹膜也是可以做為分辨指標。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