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水產

在探訪醬料常碰到的傳統語言斷層問題之一

年輕人聽不懂我在講什麼? 只會傳統語言的老人家

自從去南方澳一趟,因為大吃傳統語言跟地方腔調的虧(我嘉義海口音 VS 宜蘭腔),造成我當時的記錄異常難完整記錄。所以日後,只要是需要用傳統語言記錄的,我都會優先用手機的錄音App錄下當事人的介紹過程。

但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過程:

我搭上年輕人駕駛的公共交通工具,詢問當地傳統飲食文化的醬料去哪買? 例如用當地語言(例如台語)唸出『茄苳仔給(茄苳仔鮭、茄苳仔膎)』給對方聽,基本上,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反而我需要在一堆老人家上車要去買菜時,故意大聲問有沒有人知道『茄苳仔給(茄苳仔鮭、茄苳仔膎)哪裡有賣?』,老一代就會知道,告知你要去哪裡買,甚至還會糾正你的發音。

在客家地區最好也以客家話來發音跟詢問…

放久一點的茄苳仔鮭-所有的鄉親都跟我介紹說這煮粥會很好吃(宜蘭腔)
放久一點的茄苳仔鮭-所有的鄉親都跟我介紹說這煮粥會很好吃(宜蘭腔)

斷層! 這真的是很大的文化斷層!

年輕人講起台語、客家話,不順暢+發音不標準,除了大台北地區的天龍人就是明顯的例子,在我現在居住的基隆、萬里、金山一帶也非常嚴重,當地年輕人講起國語非常標準,但一旦講起當地傳統語言(台語)卻是講甲離離落落(講得零零落落)。

從基隆找醬料、去宜蘭、花蓮找醬料,再回到金山萬里找魚露、魚醬,除了少數專注於專業領域的達人,一般年輕人我就完全不期待年輕人懂什麼了…

去傳統市場找醬料,除了店家的接班人是年輕人之外,逛傳統市場買菜買東西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幾乎都是中年跟老人家來顧攤跟來消費,甚至我還是有去過整個市場或雜貨店裡就我一個年輕人

但現在就連老一代的,一旦跟年輕人要講話,可能是怕我們聽不懂,有些一開口都先跟你講國語,發現你會講傳統語言時,才會轉為傳統語言跟你交談。但如果就只會講傳統語言的人呢? 其可能跟年輕人講話講到出現代溝了,但還是要溝通生意才能行啊! 結果一遇到年輕人講出的傳統話也變成很奇怪的話辭了。

少年吔! 欲無(beh bô)?
少年吔! 欲無(beh bô)?

我耳朵聽得就是:『少年吔! 欲無(beh bô)?』而不是 欲買無? 當時我聽了是先覺得很好笑…想笑對方不會講或亂講。但想了想之後,卻從內心中瀰漫出一股悲哀感…不過市場就是這樣,不管你是要做怎樣的買賣,能有買賣交易就是有緣!

我是盡量能用台語講就盡量講,遇到我不熟的客家話跟粵語,我就盡量溝通(筆寫+照片)並加錄音拍照記錄,沒有得到我心中要的資訊量,我不會停口詢問!

該買的,在我能力內我一定會買! 特別是原本此程的主要目標物。

但各位大哥大姊們,能不能就用您熟悉的語言跟我慢慢交談就好了! 我們年輕人還是願意學習跟樂意去交談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的留言

【茄苳膎的醃漬品】 在金山萬里一帶都是叫做茄苳仔給(茄苳仔鮭、茄苳仔膎),你講【茄苳膎】,當地人會直接更正你的錯誤發音!

另外,經與萬里龜吼、萬里野柳、金山市場的當地老婦人跟雜貨店老闆娘確認,這東西主要在萬里野柳生產,在野柳特產街也比較常有擺出來賣。即使是金山市場,其只有一攤有進貨來賣,但該攤位老闆娘用宜蘭腔說她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貨,有時候連等個半年都沒有貨。

金山萬里的茄苳仔鮭
金山萬里的茄苳仔鮭

作者:

184px im5481 
FB: https://www.facebook.com/im5481.blog

想發表感想嗎?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