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從來就不是毒性或腐蝕性的代表數值
那個給各位媽咪們一個建議啦!
你只要看到次氯酸水業者在強調『酸鹼值』、『弱酸性』、『漂白水或次氯酸鈉水為強鹼性』的話,
那這個業者就已經自爆出連普通化學都不會的智商了。
我真的很難想像,大家都有受國民義務教育,也都有教過理工跟自然。
但有些次氯酸水業務甚至某大學副教授在推銷時,都是以pH值來作為化學物質的毒性判定,這種不知道是不是讀書時是在練習騙人跟說謊而連化學基礎知識都沒學好?
還是這些人連個水中H+離子濃度跟OH-離子濃度,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吧?
首先,所謂的化學物質毒性或氧化劑的強弱判定標準,從來就不會利用pH值或pOH值來做表示。因為這是兩碼子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pH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準。

如果某個物質的解離水溶液,其pH值很小,為1,這就表示該物質在解離於水中之後,所釋放的H+(氫離子)比較多為 0.1 mol/L。
如果某個物質的解離水溶液,其pH值為5,這就表示該物質在解離於水中之後,所釋放的H+(氫離子)比較少為 0.00001 mol/L。
所以再重新說明一次,pH值只是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準。而非毒性或氧化劑的強弱判定標準。
pH值跟酸鹼值的教學影片
如果不瞭解pH值或水溶液的酸鹼性意義,可以參考以下影片:
【觀念04】水的解離&水溶液的酸鹼性
對了! 很羨慕現在有Youtube這種東西,我們當時也是老師教完基本之後,就是完全靠自己去理解細節跟運用。
看不懂? 可否舉例?
要舉例? 好! 我就來舉例! 我舉個pH值大小真的跟毒性沒有相關的例子!
例如最簡單的鹵素的氫化物,這些物質都會在水中產生解離,而且組成都很簡單,只有一個鹵素元素跟一個氫元素組成,其HCl水溶液更是我們日常常見的鹽酸:
HF (氟化氫)
HCl (氯化氫)
HI (碘化氫)
以上三個物質,我連去查pH值表都不用,就知道:
HI水溶液 pH值最小,也就是你們會說的「最酸」
HCl 水溶液pH值在兩者中間
HF水溶液pH值最大!
也就是pH值大小為: HI<HCl<HF
但我死都不想碰的是HF水溶液!連HF本身都不想去碰到!
手指伸進HI水溶液我可以忍一下,等一兩個禮拜之後就正常吧?
手指伸進HCl水溶液就痛一下,儘快用水沖洗就好,痛四五個禮拜吧?
HF水溶液是什麼東西? 你可以上網增加一點基本化學常識。
我連去查資料都不用查,一看化學式就知道這東西絕對是不可碰觸的危險物質。
pH值只是讓你知道這個可水解的化合物,其在水中所解離釋放出的H+離子數量跟OH-離子數量濃度比。
只有完全不懂化學的化學白癡會用pH值來判定此物質的毒性或傷害性。
為何我一看就知道pH值大小差異跟毒性差異? 而你看不懂?
這是因為你的基礎普通化學都沒學好,元素表跟連最基礎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知道那有何實質意義?
以下是鹵化氫化合物的化學結構跟模型,並且也有其水溶液的名稱。

HI (碘化氫)的結構為: 一個質量比較大的元素I,相對來說很難跟質量最小的氫元素緊抱在一起,並且相距中心距離長,所以在水溶液中所丟出去的H+離子,相較之下會是三者之中最多。所以HI 碘化氫這東西的水溶液pH值還比鹽酸(HCl)小,也就是比較酸~!
HI的水溶液: 氫碘酸,其還是無氧酸中的最強酸。

其次的HCl(氯化氫),剛好介於HI跟 HF之間,所以釋放出的H+離子濃度為三者之中間,所以pH值也在兩者之間。其水溶液: 鹽酸,則是我們常識中的強酸。

HF (氟化氫),其水溶液為氫氟酸, 氫氟酸水溶液是一種弱酸。一方面由於氟原子半徑小,電荷密度高,對氫原子的束縛較大,另一方面由於H-F共價鍵高度極性,故氟化氫具有分子間氫鍵,使得氟化氫具有高度能學穩定性,離解度非常低。
相對的質量小的F,因爲跟氫元素H兩者體積質量差距不大,可以把氫元素抱的緊緊的(距離就短),在水溶液中丟出的H+離子就少,所以pH值就比較大,所以氫氟酸水溶液是一種弱酸! 可是這東西的傷害性跟毒性為三者之最!

而HF這東西的氫氟酸水溶液誰碰了,手指頭碰到最好直接把手指砍斷,大面積接觸則是往頭上開一槍會比較痛快。台灣的氫氟酸新聞案例。
以上是我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做解釋了,也是個最容易理解的例子。
但我猜你們還是有一大堆人連為何pH值比較大跟比較小是如何知道的?其關係是什麼?都感到困惑吧?
但要我這個完全脫離化工二十多年的人來解釋化學基礎,我也覺得很無奈。
每次有人跑過來跟我說次氯酸水pH值偏弱酸性就是無毒,所以pH值是跟自然界某個東西或水果的差不多就是代表沒問題了。我白眼都不知道翻幾圈了!
這麼明顯的表現出自己是化學大白癡了,卻還不自知。
氧化劑的強弱的判定是看標準電極電位,不是靠pH值
次氯酸、次氯酸鈉、二氧化氯、臭氧,這些強氧化劑靠的是氧化能力來殺菌跟破壞細胞、與物質反應,要判斷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相對強弱是標準電極電位 和 標準電極電位表。
至於pH值的網路教學也有一堆,你用pH值或酸鹼值就可以找到一大堆高中化學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9dHqnibZGw&t=18s
但所有的pH值或酸鹼值教材裡面,都絕對不會跟你說成:『pH值就是決定毒性或腐蝕性的數值依據.』
如果你還是遇到次氯酸水業者在那邊跳針說:『他們產品是弱酸性』、『酸鹼值很重要』、『次氯酸鈉水是強鹼會腐蝕』,那基本上這業者就是一直的在騙你,或他根本不瞭解他賣的到底是什麼化學物質了。
而且他們也故意不講這件事情:
鹼性的次氯酸鈉水在經過大幅度的稀釋之下,pH值會往下降,甚至接近於pH 7。然後次氯酸鈉水在噴在環境時,就會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漂白水一旦噴灑接觸空氣,很快就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讓PH值慢慢下降到7以下。也就是那些業者所說的『弱酸性』,也就是HClO(次氯酸)濃度會慢慢增加……
次氯酸鹽水的pH值跟HClO的關係,可由下表來做解析。所以即使在pH 7.50,HClO濃度也會接近於50.0%。資料來源: 循環式浴槽におけるレジオネラ症防止対策マニュアルについて。

所以為何漂白水業者都會建議消毒環境最好要經過10分鐘之後,才用乾淨水清洗一次的原因就是如此,這段期間的次氯酸鈉水中的次氯酸濃度會逐漸升高,達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需要再用清水再拖洗一次,是為了要清除死掉的微生物屍體,避免那些屍體成為下一次到來的微生物的養分來源。但那些腦袋有問題的次氯酸水業者都會跟你說:『噴過之後,不用水洗!』 可見這些業者的衛教知識為零。
而且次氯酸鈉水保存較為穩定且價格便宜,不像次氯酸水的極端不穩定。也因此全世界衛生單位均是推薦"次氯酸鈉水"作為家庭跟醫院環境消毒用消毒劑。
化學物質的危險性是看的是SDS(安全資料表),不是pH值
全世界如果要查詢一個物質的相關安全技術說明,我們都是看MSDS或SDS。裡面才會有詳細且嚴謹的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二氧化氯SDS
台灣志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的 次氯酸鈉 SDS 安全資料表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臭氧SDS
國立交通大學的氫氟酸 SDS
衛福部的消毒所需次氯酸濃度證明有嗎?
而且我一直想問次氯酸業者一個問題:
『你們有任何衛福部的證明,可以用『多少濃度』的次氯酸水,可以做等同於漂白水5000ppm的消毒? 』(其實二氧化氯業者我也想問這個問題.)
次氯酸鈉水做成的漂白水500ppm、1000ppm、5000ppm都有衛福部跟所有衛生單位的認可,漂白水5000ppm可以進行病人的汙染物(血液、嘔吐物、糞便等)消毒。
請問你們賣的次氯酸水咧?
濃度有些才10 ppm、50ppm、100ppm、150ppm,一般小瓶裝最高也才敢保證200ppm,更別說那些連濃度都不敢標示跟保證的業者。
你們所販賣的次氯酸水真的可以處理高濃度病毒汙染物嗎?
要不然,我為何不買便宜又耐存放,而且濃度遠超過消毒所需最高濃度的次氯酸鈉漂白水就好了?
而且次氯酸鈉漂白水噴在環境消毒之後,就會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漂白水一旦噴灑接觸空氣,很快就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讓PH值慢慢下降到7以下。 所以常用的漂白水中次氯酸分子形式的濃度雖然很低, 但只要吸收二氧化碳之後,HClO(次氯酸)就會慢慢濃度上升而產生更強的殺菌消毒效果, 但也同時加速了它分解的速度。
這段其實有誤。
1.有鈉的存在,總反應式絕對不存在酸性,頂多中性。PH值下降是因為
次氯酸鈉水溶液漂白釋出氧後,會變成氯化鈉水溶液,其反應式如下:
2NaClO + 2H2O → 2NaOH + 2HClO
2HClO → 2HCl + O2↑
2NaOH + 2HCl → 2NaCl +2H2O
2.漂白水需要要一段時間殺菌,是因為次氯酸濃度不夠高(因為是鹼性,所以次氯酸根濃度會大於次氯酸濃度,但是實際殺菌力,次氯酸遠大於次氯酸根),需要加大反應時間,可是提高濃度又傷手。
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部分電離為次氯酸根離子(ClO−,也稱為「次氯酸鹽陰離子」)和氫離子(H+):
HClO ⇌ H+ + ClO−
但是酸鹼度會影響其比值, PH7.5時,各占一半,越酸HClO越多ClO−越少。
3.HClO只會快速消耗(光解及空氣反應),哪會越來越多。』
網友 ICEMEN2TW 提出以上說明
然後再加上日本厚生省提供的pH值與HClO關係表。

日本 食品安全委員会 添加物専門調査会 次亜塩素酸水-《遊離有効塩素の存在比》

因此依照各方給予的資料來看,次氯酸鹽水的次氯酸根(ClO-)濃度會因為pH值而產生變化,甚至在pH值 7.5時,HClO跟ClO-會各占50%,雖然沒有像pH 6.0 以下的次氯酸水的HClO濃度那麼濃(100%,但會快速消耗),但pH值只要在7.75~7.25附近,這還是有36%~64%的HClO(次氯酸)。
所以你買的次氯酸水是不是廢物? 我不知道? 我只是不會傻到去買來做環境消毒!
因為次氯酸水拿到消費者手上時,其有以下大問題:
1. 出廠之後的次氯酸濃度,到消費者上時到底剩多少比例就是個大問題了?
2. 一大堆廠商根本就沒有標示次氯酸水的濃度! 也沒有保證濃度!
3. 廠商所使用的容器有完全不透光、不透氣、不容易傳導溫度嗎?
4. 市售的次氯酸水可以做到高濃度冠性病毒汙染物的殺菌嗎? 沒有廠商或醫療界給出可做冠性病毒(例如SARS)的次氯酸水濃度殺菌效果測試報告。酒精、異丙醇、次氯酸鈉水均有針對冠性病毒的醫學測試報告跟驗證,但次氯酸水就是沒有。而且我還是要在強調『濃度』這個詞!

所以我們都可以國內外的各大衛生管理單位,如果要做環境消毒,均是建議使用次氯酸鈉水來做說明,甚至有明顯標示出濃度500ppm、1000ppm、5000ppm的各種應用。


觀察一陣子, 次氯酸水的報導出現在中國時報跟中視新聞台特別多
還好有讀到版主的幾篇化學資訊, 我選擇相信科學, 不相信神水,
至今沒用也沒拿免費的神水
上次的油, 這次的水….. 真的是OOXX的無良
讚讚
因為中國時報、中視新聞、還有中天新聞都是屬於旺旺集團的,所以當然會一直無良推薦他們的次氯酸水。
讚讚
親中公司瘋狂推銷次氯酸水
同屬媒體大量播報相關新聞
會相信媒體的人還是比會自己查資料的多
還有就是看到這些現象真的對國民教育失去信心
看到很多人在那邊"我都用次氯酸水"就快受不了了
什麼"溫和無害" 居然相信和漂白水酒精一樣可以消毒的東西對身體不會有影響
然後直接噴身上 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和這些人解釋了
讚讚
次氯酸水 我估計噴手 沒什麼問題。不過,皮膚敏感的人 不建議使用,酒精也別用。
氯化合物之最新發展趨勢 NaDCC在消毒劑的定位 http://bit.ly/2TxidIq
讚讚
而且他們也故意不講這件事情:
鹼性的次氯酸鈉水在經過大幅度的稀釋之下,pH值會往下降,甚至接近於pH 7。然後次氯酸鈉水在噴在環境時,就會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漂白水一旦噴灑接觸空氣,很快就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讓PH值慢慢下降到7以下。也就是那些業者所說的『弱酸性』,也就是HClO(次氯酸)濃度會慢慢增加……
這段其實有誤。
1.有鈉的存在,總反應式絕對不存在酸性,頂多中性。PH值下降是因為
次氯酸鈉水溶液漂白釋出氧後,會變成氯化鈉水溶液,其反應式如下:
2NaClO + 2H2O → 2NaOH + 2HClO
2HClO → 2HCl + O2↑
2NaOH + 2HCl → 2NaCl +2H2O
2.漂白水需要要一段時間殺菌,是因為次氯酸濃度不夠高(因為是鹼性,所以次氯酸根濃度會大於次氯酸濃度,但是實際殺菌力,次氯酸遠大於次氯酸根),需要加大反應時間,可是提高濃度又傷手。
在水溶液中,次氯酸部分電離為次氯酸根離子(ClO−,也稱為「次氯酸鹽陰離子」)和氫離子(H+):
HClO ⇌ H+ + ClO−
但是酸鹼度會影響其比值, PH7.5時,各占一半,越酸HClO越多ClO−越少。
3.HClO只會快速消耗(光解及空氣反應),哪會越來越多。
讚Liked by 1 person
嗯,那我下班後再做適當修改! 謝謝!
讚讚
有化學專業知識歐! HClO的Pka=7.52.
讚讚
次氯酸(HClO)非常不穩定, 隨時間會分解, 主要會產生氧氣(O2)+鹽酸(HCl)+氯酸(HClO3),
2 HClO(aq) → 2 HCl(aq) + O2(g)↑
3 HClO(aq) → 2 HCl(aq) + HClO3(aq) (出自維基百科)
所以次氯酸水放得愈久, 酸性愈強 (鹽酸和氯酸愈多), 愈容易傷皮膚,
並且鹽酸會再與次氯酸反應產生有毒的氯氣(Cl2, 致癌物),
Cl2(g) + H2O(l) ⇌ HCl(aq) + HClO(aq) K =1.56×10-4 (可逆反應, 出自維基百科)
夭壽ㄚ! 推廣次氯酸水噴皮膚的廠商, 真是惡質, 惡劣沒有天良, 如果還賣錢賺錢, 真是~~他X的, 抓去GG好了!
讚讚
但次氯酸水隨著時間放得愈久, 產生氧氣及有毒氯氣愈多, 次氯酸濃度愈來愈低, 最後只剩下水而已, 根本就無法殺菌消毒,
你花錢買水殺菌消毒歐! 漂白水(次氯酸鈉)雖也會分解, 但穩定度比次氯酸水高.
讚讚
在受熱(光照)產生氧氣的情況下,
2 HClO(aq) ⇌ 2 HCl(aq) + O2(g)↑
100ppm 的 HClO 就算完全變成鹽酸 (實際上不可能,要看這反應的平衡常數是多少),鹽酸濃度頂多也只是 100ppm (= 0.01%,37% 的濃鹽酸 稀釋 3700倍),pH值 4。
低濃度鹽酸可能會造成皮膚紅腫。但是,鹽酸的體積、濃度、停留時間多少,會造成皮膚紅腫,沒查到這方面的數據。濃度低於 50ppm 的鹽酸,個人認為,對皮膚沒什麼影響。畢竟,鹽酸裡面,真正會影響皮膚的,是 H+ 的濃度。
政府有明文規定,「化妝品添加果酸pH值不得低於3.5」,表示pH值小於3.5的產品並不適合作為居家保養使用。
HClO 水溶液噴在手上,乾掉之後,對手根本沒有影響,因為 H+ 濃度,只有在 水還在的時候,才有意義。乾掉了,就沒有所謂的 H+ 濃度,就沒有所謂的 傷害手。HClO 水溶液是否傷害手,要考慮噴的量、濃度,以及還沒乾掉時,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若30秒就乾掉,個人認為,對手的影響,是微乎其微。
讚讚
真的不是H+的問題,而是強氧化劑本身就不該接觸人體。
讚讚
請問一滴淨強調是由日本奈米氣化技術生成, 看似和環科農化生產的次氯酸水(日本MMD專利技術 碳式奈米次氯酸水), 成分為水、次氯酸鈉食品級添加物、二氧化碳, 會不會就是您所說的低濃度漂白水+二氧化碳所生成的次氯酸水? 如果反應不完全不就會有次氯酸鈉殘留嗎? 是否比食用稀鹽酸電解產生的次氯酸水來得不安全呢? 次氯酸濃度是否也比較低?(PH6.5+-0.5) 謝謝!!
讚讚
NaClO + CO2 + H2O → NaHCO3 + HClO
都是次氯酸,沒有可以比較的安不安全。
其會產生碳酸氫鈉,我不太認為用CO2可以達到pH6.5附近的酸度。
讚讚
謝謝! 我是想用次氯酸水對奈米薄膜口罩殺病毒&細菌, 噴灑次氯酸水後, 等個10分鐘再用RO水噴洗…
希望可以將殘留物降至最低~
讚讚
其實用一般的次氯酸鈉水也可以
讚讚
我利用日本花王發出的訊息寫一篇給你參考好了.
讚讚
請問漂白水稀釋的次氯酸是否因為含有次氯酸鈉, 所以有我們熟悉的漂白水味. 而經由稀鹽酸電解生成的次氯酸, 因為不含次氯酸鈉, 所以不會有漂白水味呢?
假設稀釋漂白水和電解稀鹽酸次氯酸水的殺菌效果是一樣的, 那麼至少電解稀鹽酸次氯酸水沒有漂白水味也是個優點, 請問個說法正確嗎?
讚讚
經由稀鹽酸電解生成的次氯酸,沒有漂白水的味道,我很疑惑。4 HClO(aq) ⇌ O2(g)↑+ 2 Cl2(g)↑ + 2 H2O。漂白水的味道應該是氯氣。次氯酸水和漂白水都會產生氯氣,次氯酸水應該會有漂白水的味道,至少NaDCC水溶液有。如果沒有,可能是次氯酸的濃度低到 產生出來的氯氣,你聞不到味道。電解水業者應該要提出證明,電解出來的次氯酸濃度多少。
水中氯含量,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安全標準是:每升水中不超過 5 毫克 = 5ppm。
通常,當水中氯含量>每升 2 毫克時,就能被人聞到 https://kknews.cc/health/m2p485g.html
讚讚
這作者錯誤連篇,日本已經用了次氯酸水20幾年,幾乎都是牙醫醫生在使用最多,研究非常的多,台灣衛福部又不是研究單位,啥都不會,要衛福部給證明只是個笑話
讚讚
那日本環境用藥跟器具消毒藥劑可以用在人體上嗎?
你才是真正的無知!
讚讚
國際牌有出次氯酸水用於空氣機種
Panasonic國際牌F-MV3000 次氯酸除臭機
讚讚
https://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20/0626_004.html
讚讚
美國國家技術與評估學院 METI 2020年6月發佈 次氯酸35ppm以上即可殺滅新冠病毒https://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20/0626_004.html
不能怪罪這篇文章的作者,因為他的確不具備專業知識,科技日新月異,就算是教職人員研究人員都可能被詐騙,何況是跟我們一樣是平凡百姓的Blogger。勿怪罪他了,如果他知道他是錯的 ,他會再寫一篇報導文章,避免他的文章誤導他的下一代,和看得懂他寫甚麼的民眾了。
讚讚
可惜市售的次氯酸水,經過檢驗,都需原廠標示次氯酸濃度高達180ppm的商品,才能經過市售後還有有效殺菌濃度。
我是有專業知識啦,知道應該賣的東西是在使用者手上一段時間還有效的商品才是不搞詐騙的商品。
像你這種只會看實驗室報告,不去看市售商品檢驗實驗報告的,就是個假專業的白痴。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