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在黃昏市場買了三峽綠竹筍,以及一般的玉米筍跟秋葵,準備要試試買來的白醋(沙拉醬)之味道差別。
今天早餐吃清燙玉米筍跟少量秋葵,晚上吃清燙鮮筍,都只有用白開水煮,沒加鹽,直接感受到玉米筍、秋葵跟鮮筍自有的鹹味。 特別是削竹筍時,外皮較嫩的部分,我都直接咬來吃,鮮甜的跟梨子差不多。
但吃了兩餐的結果就是:
一般有加鹽或醬油的料理都嫌太鹹了,而且同樣一道料理別人還嫌太淡了。
難怪吃清淡的長輩會自個煮一份,鹹度感受落差太大了。


愛好醬料與水產、洗濯洗衣劑的生活紀錄blog
前天晚上在黃昏市場買了三峽綠竹筍,以及一般的玉米筍跟秋葵,準備要試試買來的白醋(沙拉醬)之味道差別。
今天早餐吃清燙玉米筍跟少量秋葵,晚上吃清燙鮮筍,都只有用白開水煮,沒加鹽,直接感受到玉米筍、秋葵跟鮮筍自有的鹹味。 特別是削竹筍時,外皮較嫩的部分,我都直接咬來吃,鮮甜的跟梨子差不多。
但吃了兩餐的結果就是:
一般有加鹽或醬油的料理都嫌太鹹了,而且同樣一道料理別人還嫌太淡了。
難怪吃清淡的長輩會自個煮一份,鹹度感受落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