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環境 新店的大小事 旅行

一個在烏來野溪溫泉泡溫泉兼游泳的回憶

由於在新店上班,之前星期六要上半天時,我中午下班就會去烏來

不過是坐公車還是騎腳踏車,我到烏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吃馬告香腸、吃紹興酒蛋、包子、泡溫泉,冬天則喝點小米酒、春天則是來看櫻花。如果到福山部落就會去吃鱒魚、白斬雞跟喝馬告茶。

烏來
烏來

在2017年新北市政府收回野溪溫泉之前呢,我常在這個地點泡野溪溫泉。而且之前迷慢跑時,我都會從攬勝大橋出發,跑到上方的勇士廣場,來回三四趟後,吃個香腸、紹興酒蛋,上個廁所,然後就去泡攬勝大橋橋下的野溪溫泉。但由於當時都是在慢跑、騎腳踏車跟泡溫泉,幾乎大部分時間全身都是濕淋淋的,所以就沒有拍照留念,下面圖片是取自Google地圖的。

2015年的烏來野溪溫泉
2015年的烏來野溪溫泉

當時下方的烏來野溪溫泉,基本上是有當地人或自治單位來做管理,當地的領導者我們都叫他班長,清潔的時間一到,我們就要幫忙清潔所有溫泉池,他會提供工具讓我們去刷洗跟集中垃圾,有時會煮食熱食給我們吃,保持現場的乾淨跟清潔。但老實講,由於太多的個人物品隨意放置,所以看起來還是很雜亂。

泡野溪溫泉是要自行調節水溫的,有時溫泉水溫高、有時水溫低,有時溫泉水量極大,有時溫泉水量很少,有時池底太髒,讓人泡起來也很不爽,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個來,時時調整泉源開關調節水溫跟刷洗溫泉池都是很平常的事。

然而這個民眾自行組合起來的團體,還有很多規定(內規)必須要遵守。

其中最常見的規定就是:『如果想進浴池,必須有全身洗過才行,如果只是想泡腳,請自行去泡腳區泡。』—衛生考量

還有一件規定很日常,但所有的長輩都非常警惕的事: 『那就是如果想下溪水游泳,不管你泳技多強! 你都必須戴著浮具下水才行! 不然你就只能在溪水泡腳或掛在岸邊!』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泳技好到可以逆游到橋下上游的怪物大哥,一下水下去就是以小時起跳,其也必須是隨身掛著魚雷浮標游泳。

如果你帶的是一般遊樂用救生圈則是會阻止你下水,而且溪中石頭多,遊樂用救生圈可能會被石頭劃破破損。

一開始時我沒有帶浮具想要下水,就被現場所有的大姊大哥給阻止。其中一位大姊,建議我去五金行買兩個內胎,要用的時候用手持式打氣機打氣,一左一右掛在兩隻手臂上,這樣就可以安全的在溪中游泳,內胎橡膠皮也厚也不怕一般的石頭碰擊刮傷,充飽氣的內胎用完之後可以放氣縮小帶回家。但該位大姊也直接說了:『這裡規定沒有浮具就是不能下水游泳。』,然後我就看著她用著兩個內胎當浮具下去游溪水了。


兩個內胎當浮具? 長的怎樣?

【兩個內胎當浮具】其就像下圖的大哥一樣,左右手都掛著內胎,只要抱著內胎(其中一個就好)就不用擔心會沉下去。

2015年的烏來野溪溫泉用兩內胎當浮具的大哥
2015年的烏來野溪溫泉用兩內胎當浮具的大哥

可以去【賣推車的五金行】購買內胎,其應該會有8吋/10吋/12吋/14吋/15吋的規格可以選擇。
選擇尺寸的關鍵點在於你的胳臂粗細能不能套進內胎的內徑內,特別是最好可以套緊在肩膀到腋下的部位,但又不會妨礙到你雙手的滑動。
兩個內胎之間,還必須要用一個鬆緊帶綁住,以免其中一個不小心流失掉。
這種用內胎做的浮具很耐用,不太怕被礁石劃破。所以如果有人想要有安全性較高的浮具,我的確會推薦去專賣推車的五金行購買內胎來當浮具。

我自己用兩個內胎做的浮具
我自己用兩個內胎做的浮具

那為什麼游泳會強制帶浮具呢?

這一開始我只以為是南勢溪溪水忽大忽小,又加上是野溪,可能會有人在上岸時因溪石滑動,進而過度緊張而出事。但我還是遵從這邊的規定,去環河南路五金行買了兩個內徑可以套住我手臂的內胎,並且還買了鬆緊帶。於是星期六一到,我又去烏來野溪溫泉報到了。

我下水之前還特別問了哪邊的溪流較危險? 我這個初學者必須要避開? 各位大哥大姐都叫我靠岸邊游就好了,不要到溪水中央,也不要在溪流很強的時候下水。然後一位大哥就指著一位正在游溪流中央的好手,其努力向上游,但我這邊看起來就像是緩慢往上游動,可見溪水的強勁。

那好! 浮具準備好了(兩個大內胎+中間綁一個伸縮帶)! 溪水看起來清澈也不湍急,上游也沒下雨,暖身也做好了,於是我就帶著浮具離著岸邊不遠的位置游泳。

游啊~! 游啊~! 冰冷的溪水讓我全身涼爽~! 游啊~! 游啊! 我慢慢地游向上游部分,這時竟然發現我腳下的溪流是滾燙的溫泉水跟冰冷的溪水混合在一起~! 也就是除了岸邊的溫泉泉源之外,南勢溪溪水底下也有溫泉泉源,這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啊!

由於是極高溫的溫泉泉源水,為了避免被燙傷,所以我就想努力游開該區域,往中央溪水較深的區域,但此時上半身到大腿部位為冰冷溪水,雙腳小腿部分則是極為溫暖的溫泉水腳才沒踢幾下,我雙腳就一起抽筋了…

雙腳抽筋的當下,我就只能用雙手盡量的游回安全的岸邊區域,幸好由於有兩個大內胎當浮具,頭部都浮在水面上,我並不擔心會溺水的問題,於是開始冷靜地雙手環抱著兩個內胎,浮漂浮在水面上一段時間等雙腳抽筋狀態緩和,然後靠著浮具的浮力可以很省力+慢慢踢的游動,划水+踢水直到回到岸邊。

上岸後,我就告知我那區的溫泉同好大哥大姐們:『我剛剛游到雙腳抽筋了,我現在才知道這溪裡面還有溫泉水。』

那位告知我要有浮具才能下水的大姊說:『所以你知道為何強制要有浮具才能下水了吧? 』

想發表感想嗎?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