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好

弓魚,傳承了兩百餘年的傳統綁魚技術

弓魚,可讓魚離水10幾小時不死,是一種在中國福建省建甌市傳承了兩百餘年的傳統綁魚技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AirtxJu3kA


弓魚的存活率比較長是因為弓魚因綁紮而強迫開口,而魚腮也一樣強行張開,因此吸氧多。緊綁也使魚身減少活動,防止傷害,不會消耗體能。沒有弓魚處理的魚已經無力張開口和腮,在離水的環境下,很快因缺氧機能衰退而死。但是弓魚這樣技術,只能適用空氣濕度高,溫度平均的地區,乾旱、溫度極端的地區則弓魚便不能生效。而且非所有魚類合適弓魚,鱔魚、泥鰍等等長形而柔軟的魚類,也不適合。
「弓魚」的得名是因為需要將魚綁成弓形,而非指特定的魚類。建甌是淡水魚盛產區,出產的白鰱、花鰱、草魚及鯽魚等魚類均可經綁魚技術處理成為弓魚,當地市面大部份魚市場都會出售弓魚化處理的魚類。由於古時並沒有供氧設備,往往魚類運送到魚市場時已經死亡,漁民為提供到新鮮的魚類,無意間開創出弓魚技術。弓魚分為三大流程,分別是「初綁」、「餵水」和「綁水」。所謂的「初綁」,是找出合適的魚類,抓住魚鰓,用竹籤刺穿魚鼻,再用牙咬住繩索穿孔並且打結,將魚身向右彎成弓形,繩索另一端綁住魚尾近肛門的位置,然後拉緊;「餵水」指的是放回水中吐污納新。緊接的流程就是「綁水」,弓魚在水中一至二小時後,不動魚鼻的繩結,而是解開魚尾的繩索,再將繩索綁住肛門以上的位置拉緊。

7fc0002ee8e0b1906a5

p4519902a692340393

台灣金目鱸也會這樣綁喔,所以當看到綁這樣的魚時要記的這是200多年前的技藝喔。

571775

想發表感想嗎?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