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用到10TB就覺得之前何必浪費錢在1~3TB的硬碟上? 又吵又燙又慢….


愛好醬料與水產的生活紀錄blog
Zoom的視訊方式是我公司已經實行三年有餘的視訊軟體系統,你只要有一台電腦安裝Zoom並且有喇叭麥克風、視訊鏡頭等設備,就可以進行視訊或多點談話。而且即使在免費版本也是可以一對一無限制時間會議,群組會議則是有40分鐘的限制(但可以立即重新連線即可)。
我們是有購買兩個Pro的帳號,並且都固定了會議ID,與中國、柬埔寨、日本、韓國開視訊會議。
明明三年內絕大部分都開得順順的,聲音品質也不錯。但不知道為何有時就是會出現聲音延遲、影像畫質低落,而且非常嚴重,甚至對方已經講完話了,我們卻完全沒有聽到聲音; 也就是連聲音的封包都已經是掉包了,這樣就視訊會議就開不下去,用專線電話開會還比較清晰咧。
檢查Zoom視訊所佔的網路流量紀錄也才最大上下1~2Mb,以公司都是用雙向30M FTTB級網路來說,不應該有問題才是。即使是中國東莞封鎖封包嚴重,我們也是透過昂貴的企業VPN來讓中國東莞透過台北上網,讓東莞工廠通信完全不掉封包。但Zoom視訊會議品質低落問題也不是每次都發生的,而且常常發生之際,只需主持人關閉會議再重新開啟新會議,絕大部分就可以解決問題。(小部份則是有人動到喇叭麥克風的線或按鈕)
我卻當時一直一味的認為我們用的視訊會議麥克風設備的消除回音不佳跟網路不佳。而且當時所選用的Konftel 55W的擴充麥克風,其有指向性的問題,如果講話者在麥克風後方講話,聲音就會不清楚; 並且Konftel 55W有無法將音頻過低的人聲聲音做擴大的問題,我們公司有一位品保聲音超低頻,每次開會用Konftel 55W講話,對方就無法聽清楚他的聲音。
於是我們就開始了視訊喇拉麥克風的設備改良計畫,將原本的Konftel 55W+羅技 C920,雙方設備都升級到了AVer的VC520。升級了設備,視訊跟消迴音效果也的確提升了許多,那位品保仁兄的聲音也總算可以聽到了。 網路也從FTTB 6M,升到20M,甚至現在的30M。讓中國透過台灣上網的VPN專線也從2M提升到4M。
所以我網路跟設備都升級了! 而且遠超過Zoom的基本所需,防火牆也全開! 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但是
我今年竟然還是遇到語音嚴重延遲到會議開不下去的情形! 對方講話,竟然要等約3秒才聽到,甚至根本聽不到。當場被董事長洗臉……..
由於當天會議莫名其妙的品質超差,看專線流量都在正常的雙向1M以下,也看不出是台北的頻寬不足所造成的(當時全公司總頻寬用不到6Mb)。
所以當下我去反查Zoom視訊會議時所用的IP 為何?
從Ascenlink反查出會議當時唯一的聯外IP是192.204.12.70(而且在Zoom的官方網站也說明是其公司IP),並在會議尾端時就開始進行ping的測試。
結果台北用ping 192.204.12.70測試很不穩定,一般來回時間值就已經在170ms的糟糕點,有時還有到400~1100,甚至掉包,由於來回時間已經遠超過Audio的容許上限150ms很多,常常有300ms,也難怪聲音會斷斷續續的,甚至視訊暫停。每次只要跳到300ms以上時,聲音就開始嚴重延遲,400ms則是沒有聲音。
從中國 ping 192.204.12.70則是200ms以上,甚至掉包。所以視訊會議品質會這麼差,就是因為當時連線的Zoom IP 192.204.12.70的網路品質非常不穩定! 而且後面測試就發現是整個網段不穩定。另外TTL值如果是
於是我一一測試Zoom.us所提供的IP,去做ping的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8.5.128.0/23 (差, 約200ms, TTL=46)
52.202.62.192/26 (無法連線)
64.211.144.0/24 (無法連線 或 超差, 約300~450ms)
69.174.57.0/24 (無法連線 或 超差, 約200~350ms)
115.114.131.0/26 (無法連線)
162.12.232.0/22 (無法連線)
162.255.36.0/22 (差, 200ms TTL 45)
192.204.12.0/22 (非常差, 170~1200+ 掉封包 或140ms TTL 49)
202.177.207.128/27 (無法連線)
202.177.213.96/27 (無法連線)
204.141.28.0/22 (好, 150ms)
209.9.211.0/24 (超好, 20~30ms)
209.9.215.0/24 (超好, 20~30ms)
213.19.144.0/24 (超差, 300ms)
213.19.153.0/24 (超差, 300ms)
221.122.88.128/25 (無法連線)
221.122.89.128/25 (無法連線)
然後下面是測試出來Zoom有使用的IP
54.241.178.0/24 (無法連線)
54.230.142.0/24 (170ms TTL=243)
204.141.29.0/24 (不穩定 200ms)
204.141.31.59 —-(超不穩定, 約200~500ms,TTL 50,超會掉封包)
184.169.249.215 160ms TTL=235
34.231.33.201
請記得,即使是cisco的視訊設備,其Audio的最大容許來回時間值也才150ms. 只要超過200ms你就會開會開不下去了。結果當天Zoom一堆網段都是超過300ms的,當然開會品質超差。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Zoom連線所連的主機IP是上面所列的紅色連線品質非常差的主機,那我們的視訊品質就會非常差!
但我發現單單靠ping這個工具來測試是很不穩定的! 於是就使用Pingplotter Pro來分析
zoomnyt59mmr.zoom.us IP 204.141.31.59 這個主機讓我在公司月會上被董事長痛罵,可以看出掉連線20點,封包率極高! Zoom軟體其根本就不該連線!
這樣也可以確認Zoom視訊是必須連回美國的Zoom主機,然後才能在公開網路上讓大家開視訊會議,這跟有些企業用的是點對點的視訊會議設備是有差異,其只需要內部IP或VPN就可以開會,不過都是獨立主機,所以每一台的價格都很高。
原本只想讓視訊電腦只能連209.9.211.0/24 (超好 20~30ms) 209.9.215.0/24 (超好 20~30ms) 這類的IP、網域跟服務,結果設定好了去測試,發現全部無法連線視訊成功,更不要說連一般上網都關了。要嘛就是我設定錯誤,不然就是Zoom連線還有其他隱藏的通信服務跟連接網域。
於是就將紅色部分的連線不良IP全做成一個清單(不包含無法連線的),全部在防火牆上阻止Zoom視訊電腦連線連到上面紅色的IP。由阻止了Zoom電腦與該連線不良的IP連線,所以應該可以避免又連線到Zoom ping time過長,語音不順的憾事再發生。
結果做好了封鎖連線不良的Zoom IP管制,一經測試又發現Zoom原來有隱藏的IP,單單下午做的幾個測試,就發現還有54.241.178.0/24 跟54.230.142.0/24,跟204.141.29.0/24,幸好這些IP連線品質都是好的150ms。
而且有些IP還是掛在Amazon底下,可能是Zoom發現其連線有問題,緊急跟Amazon租用主機來應付吧?
雖然Zoom有租用cloudfront.net的CDN服務,但看來即使用遠傳的FTTB連線也是不夠穩定。
另外就是才隔天而已,我重新再測試192.204.12.70 ,其又正常了。所以是被攻擊嗎?
結果? 還沒有結果,我只能確認Zoom視訊電腦是無法連線到我所封鎖的IP,而且我會在重大開會前,先Ping一下Zoom主持電腦的連線Zoom會議室主機IP,只要有ping值過高或不穩定的,就列入封鎖。
所以我的處理方式就是:
一. 主持會議的電腦先連線到Zoom會議室,再藉由防火牆或監控軟體得知Zoom會議室伺服器的IP,再利用ping或PingPlotter等工具測試該IP,如果超過 190ms或上上下下波動很大,或嚴重有超過300ms者,立即停止連線,並藉由防火牆封鎖該IP連線到該Zoom電腦,直到主持會議電腦室連線到連品質好的ZOOM伺服器。
也就是:
過濾掉ping值過高或不穩定的Zoom 伺服器IP,並在防火牆設定,避免Zoom視訊電腦可跟該連線不良ip連線。
二. 如果開會還是遇到連線不順的IP,那我就會通知各與會人員:『因為連線不順,我們要重新連線,現在此會議室會先關閉後重啟,請大家等一下再重新連線進來』。 這樣會議主持人的Zoom電腦會重新偵測網路,其會挑選其他連線品質較佳的網路做連線,這樣有絕大機會會換到更好的連線IP。
這是我第一次完全唾棄Microsoft 人體工學鍵盤跟滑鼠的!
這個無線鍵盤滑鼠組,總共要用三種規格的電池:
1. CR2430 給數字鍵台用的
2. 兩顆3號電池 Microsoft Sculpt 人體工學滑鼠用的(Sculpt Ergonomic Mouse)
3. 兩顆4號電池 Microsoft Sculpt 人體工學鍵盤用的(Sculpt Ergonomic Keyboard)
總共要三種規格、五顆電池。單單準備這些電池就有夠麻煩了!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
一. 只要一啟動Microsoft Sculpt 人體工學滑鼠,Windows 7電腦就會立即無法點擊(而且是Windows所有的功能喔!),即使用同時間有接上電腦的其他滑鼠,所有的功能也都無法點擊。必須按下Ctrl+Alt+Delete後,開啟Windows工作管理,然後要關閉Windows工作管理員後,才可以進行點擊程式或捷徑。而且不保證一次就到位成功。
但只要一關掉Microsoft Sculpt 人體工學滑鼠的電源,一切又正常了。
至於 Microsoft Sculpt 人體工學鍵盤的問題則會發生在: 如果你有使用虛擬OS,只要再進行視窗切換時,就又必須執行上述動作才能輸入文字。
有夠麻煩又難用!
二. 數字鍵台用的 CR2430 電池設計超爛! 做高一點,用兩顆4號電池就好,又可以用可充電電池,偏偏用什麼CR2430。如果遇到突然沒電的時候,這電池還有夠難買,我是跑到電子材料行才買到。
另外,電池蓋螺絲設計超失敗,完全不知道到底是轉開轉到底了沒? 電池也很難換。最致命的是,只要有按住按鈕,就會一直耗電,沒有開關可供電源關閉。所以你如果不小心將裝滿電電池的數字鍵台收到抽屜,抽屜剛好有東西壓到,大約一個禮拜左右,全新CR2430電池就沒電了。(我現在都改用Lenovo的有線數字鍵台了。)
三. Sculpt Ergonomic Mouse的上一頁,我覺得真的失敗,沒有明確的按下感,非常難按。而且很容易壞,我的按鈕就整個下陷了。另外Windows 鍵完全是雞肋跟廢物,要按Windows 鍵用鍵盤還比較快嗎? 而且無法將Windows 鍵設定成其他功能。
四. Sculpt Ergonomic Mouse的人體工學設計,其滑鼠高度高,手腕要稍微提高或被墊高使用滑鼠,而且使用都是用手腕關節為中心點扭動,而非整隻手腕平行移動,因此很容易讓滑鼠手掌腕關節發炎(「腕管綜合症」也就是滑鼠手),Sculpt Ergonomic Mouse用一小段時間,手掌腕關節就有疼痛感了。反之經典閃靈鯊,高度較低又輕,其是整個手臂在移動,整個手舒適多了,用久了也沒太多感覺。
五. Sculpt Ergonomic Keyboard
Insert的位置很差啊! 剛好在我常用的Dleete跟Enter中間,常常不小心按到,結果常常打了一大段補充文章,發現舊文被Insert蓋掉。
保護墊材質超容易劣化,而且看起來超噁心。
另外也沒有可以提高高度或角度的設計。
另外其原廠所附的保護貼會有殘膠問題,請入手後要盡快移除。不然就必須使用酒精跟棉布來做清除的動作。
#FB詐騙真的很多
#快打旋風5只有出在PS4跟PC平台上
從美國Amazon 購入的HDMI Splitter ViewHD VHD-1X2MN3D,經過我個人的測試,不但不會降解析度,更是個bypass HDCP的HDMI分配器(Splitter)。而且跟其他HDMI Splitter比較下,VHD-1X2MN3D可以說一點也不燙。
如果要擷取PS3/PS4/Xbox 360/Xbox One的HDMI遊戲輸出畫面,就是要購入此類的bypass HDCP的HDMI分配器(Splitter)。 用一般HDMI分配器(Splitter)則會因為HDCP保護,讓你無法錄製很多有HDCP保護的畫面。
ViewHD 2 Port 1×2 Powered HDMI Mini Splitter for 1080P & 3D | Model: VHD-1X2MN3D
用的是國際HDMI IC大廠(Slicom image跟PERICOM)的IC. 雖然不支援4K,但足以錄製1080p60影片即可。而且有Amazon 一千多人的5星認證。
而且有HDMI訊號強化功能,讓28AWG 的HDMI線材從原本只能到3 Meter,變成可以強化到10 Meter(說明: 這是對cable 廠商用的術語,如果搭配該IC可以讓線材的HDMI訊號傳輸到比原本線材特性更遠的距離。一般消費者請記住28AWG的HDMI線材只能最大3 Meter,26AW約在5M,24AWG最大5M~10M)。
如果有在做遊戲實況或遊戲錄影的人,現在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HDMI的HDCP保護問題。其實就只是要錄製擷取自行玩遊戲的畫面,但如果遇到有HDCP保護的機台時,所擷取的畫面將會是一片黑。
(另一個錄影問題則是錄影的影像格式(1080p60或1080p120,或者是4K錄影,這則是取決於擷取設備跟科技水準)
一般而言,錄製遊戲的設備如下:
遊戲主機 -> 1 to 2 HDMI 分配器(Splitter) ->錄影擷取設備->螢幕
或者是
遊戲主機 -> 1 to 2 HDMI 分配器(Splitter) ->錄影擷取設備跟螢幕
如果只是要主機接HDMI分配器(Splitter),再接HDMI螢幕顯示畫面是很簡單,但如果要錄製PS4/PS3的畫面就比較困難,要有破解HDCP的功能才行。特別是 PS3,如果不用bypass HDCP的HDMI分配器(Splitter),其根本錄不到畫面。如果你有想錄製的保護影片或藍光片,也可以透過bypass HDCP的HDMI分配器(Splitter),讓HDMI 影像擷取設備擷取畫面跟聲音。
可是台灣市面上販賣的都是一堆有問題的1 to 2 HDMI 分配器(Splitter) ,有問題的有些是不能Pass HDCP<所以有HDCP保護的影像聲音會無法錄製。
不然就是解析度會降低。
就像下面的影片,是我朋友幫我買的1 to 2 HDMI 分配器(Splitter),結果跟我原本在用的1 to 2 HDMI 分配器(Splitter)有很大的差別:
我拿到的真貨是從pchome線上購物買GC530時送的.
但後來網路上買了兩三個,每個都不行….
有問題的有些是不能Pass HDCP<所以有HDCP保護的影像聲音會無法錄製。
不然就是解析度會降低。
但是真的有破解HDCP的好HDMI Splitter都是正常的:1080p60輸出, HDCP訊號影像pass.
所以才會PO這個影片.
重點是一定要有破HDCP,不然一堆HDCP保護的影片會無法錄製。而且不管是PS3/PS4,就連Xbox 360跟Xbox one、任天堂Switch、PC等HDMI輸出的遊戲主機或設備,都是要Bypass HDCP才有辦法進行錄影。(在此是指自我合法錄製的影片,而非非法使用的錄影跟販賣)
先從相片來看
從LED燈座高度也可以看出差異,較低的就是好的1 to 2 HDMI Splitter
從LED燈座高度也可以看出差異,較低的就是好的1 to 2 HDMI Splitter
爛的1 to 2 HDMI Splitter,用的是中國破爛IC,Lontium原廠ic Spec說有HDMI強化訊號放大的三個機制 De-Emphasis、Equalization,可是沒有『Pre-Emphasis』。我測試是很容易訊號衰減,從1080p變成720p。
真的有破解HDCP跟有傳輸良好的HDMI訊號的HDMI Splitter產品都是用HDMI IC大廠的IC
PERICOM PI3HDMI412AD (PERICOM是高頻數位訊號放大IC大廠)
https://www.diodes.com/assets/Datasheets/PI3HDMI412AD.pdf
silicon image sil9187BCNU (silicon image是HDMI跟DVI的主要領導IC廠商)
https://www.semiconductorstore.com/pdf/newsite/SiliconImage/SiI9187_DB.pdf
選擇HDMI IC大廠的產品可以減少很多問題喔~! 因為他們可是花很多成本在debug跟相容性上,我每次參加HDMI大會或HDMI認證大會,都會遇到這兩家廠商。這些廠商都從無到有,這些大廠是真的『有實力』的。
有問題的則是用中國龍訊 Lontium的Splitter IC:
像是 1 to 2 Splitter就是用Lontium LT86102UX
這邊有大圖可以參考。
基本上中國IC廠商寫的規格都是假的! 東抄西抄,ic也是抄來的。
(中國的IC Spec基本上都不能相信其寫的規格,就連最簡單的USB網路卡也是)
此顆LT86102UX IC的Product_Brief並沒有註明是否有支援或HDCP認證,其或許是造成啟動HDCP的保護影片,其顯示是一片黑的主要原因。
這邊有其他網站的同樣產品介紹。而且其測試也是測試出『it seemed that the HDCP was not being passed to the output ports either.』<–HDCP無法Pass.
如果真的想買到一個可以用的1 to 2 HDMI Splitter,
可以找一個可以換貨或退貨的店家,要不然就是整組設備拿過去測試。
可換貨的可以換搖桿或滑鼠這類會消耗的周邊即可。
1 to 2 HDMI Splitter
ViewHD 2 Port 1×2 Powered HDMI Mini Splitter for 1080P & 3D | Model: VHD-1X2MN3D
用的是國際HDMI IC大廠(Slicom image跟PERICOM)的IC. 雖然不支援4K,但足以錄製1080p60影片即可。而且有Amazon 一千多人的5星認證。
SP-HDMI 1TO2-A V1.3A (市面上一堆假貨,請認明有silicon image sil9187BCNU跟PERICOM PI3HDMI412AD,這兩顆IC才是真的)
http://goughlui.com/2015/04/27/teardown-analysis-unbranded-metal-case-hdmi-2-port-splitter/
參考資料:
http://www.neko.ne.jp/~freewing/hardware/hdmi_hdcp_splitter/
https://www.howtogeek.com/208917/htg-explains-how-hdcp-breaks-your-hdtv-and-how-to-fix-it/
我準備整理一台公司的Windows 7 pro電腦給同事使用,於是使用我mis的管理者權限帳號在『使用者』新增一個使用者帳號,要用該新帳號登入時,卻出現"User Profile Service 服務無法登入 無法載入使用者設定檔"。
用一般Google到的都是微軟的解決方案:
https://support.microsoft.com/zh-tw/help/947215/you-receive-a-the-user-profile-service-failed-the-logon-error-message
但微軟提供的方式是針對原本帳號無法登入的解決方法,跟此案例完全無關。因為此案例所新增的使用者帳號,並沒有在登錄值中登錄任何資料,所以也無法修改登錄檔來解決問題(因為問題不在這個登錄檔)。
原是是出在C:/Users/Default 發生錯誤,新帳號無法利用C:/Users/Default 的資料建立一個全新的User資料夾,所以造成了新帳號的『User Profile Service 服務無法登入 無法載入使用者設定檔』。
但那個C:/Users/ 是需要使用Administrator帳號才能正常編輯跟複製,但是從Windows Vista之後,Administrator帳號預設是禁止登入的。 因此需要先開啟Administrator登入權限,然後利用Administrator帳號登入Windows之後,重新建立一個正確的C:/Users/Default 資料夾,即可正常的新增帳號。
開機,立即一直按著F8,可以進入進階開機選項,選擇安全模式。(如果無法進入這個畫面,則要詢問你的系統主機廠商或主機板廠商是否將 F8功能鍵設定為其他功能,特別是ASUS這家有病的公司。)
登入原有管理者權限的可正常登入帳號
呼叫cmd,並選擇『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
先輸入『cd\』做歸位到C:\,然後輸入『net user administrator /active:yes』,然後按enter. 如果輸入正確,會出現以下畫面。
重新開機,並選擇 administrator帳號登入
到控制台的資料夾選項,將檢視的『隱藏保護的作業系統檔案』的勾取消,並選擇『顯示隱藏的檔案、資料夾、及磁碟機』,然後按確定。
到C:/Users 下,將Default資料夾名稱改成Default.old,然後下載w7-default的壓縮檔。
利用解壓縮軟體解壓縮w7-default的壓縮檔
Windows 7 使用者,請選擇解壓縮檔案存放位置為 C:/Users
然後就會在C:/Users多了一個Default資料夾
再用滑鼠右鍵點選Default資料夾,選擇『內容』,然後『隱藏』的選項打勾,然後點套用。
這時候就可以重新建立一個新的使用者帳戶,並選擇該帳號登入,即可建立該帳戶的使用者資料夾跟正常的設定。
最後還要關閉administrator的登入權限
開機,一直按著F8,可以進入進階開機選項,選擇安全模式。
登入原有管理者權限的可正常登入帳號
呼叫cmd,並選擇『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
先輸入『cd\』做清除,然後輸入『net user administrator /active:no』,然後按enter. 如果輸入正確,會出現以下畫面。這樣就可以關閉administrator的登入權限。
。
現在臉書常常出現超低價的產品,例如高容量外接硬碟、高檔耳機、包包、名牌手機、遊樂器在做販賣,而且售價幾乎是超乎想像。
但這種超過成本價的超低價商品,都是詐騙喔! 專門騙取你信用卡跟個人資料的! 千萬不要購買!如果是耳機或行動電源,則都是寄假貨給你(假貨的成本當然低於騙你給的錢),然後索賠無門。
實際的案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as.tw/permalink/10155438053623245/
因為對我們這些玩硬碟的同好,一定會詳查型號跟內接的硬碟規格後,才會購買。以免說花大錢買到綠標硬碟。(因為硬碟產品眾多,而且產品線常常更新,必須依照型號才能知道實際規格為何?)
而且其實網路上有門路尋到比台灣門市還便宜的價格是沒錯,但主流產品不可能用低於成本的價格販賣。例如在台灣最低價的3.5吋4TB硬碟,售價最少也要NT$3,000.
如果是到幸福國度的美國購買呢? 即使故意找最便宜的也要115美金以上,而且不含運費跟稅金,來到台灣還有17%的營業稅跟5%的消費稅喔!(國稅局:即使你破產也是要繳稅的!)
所以4TB NT$:1588是不可能的價格喔!
並且只要是硬碟的販賣者一定會標示型號的! 不標示,消費者一定會拼命問的。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as.tw/permalink/10155438053623245/
所以各位千萬不要上當啊!
我們這些常買硬碟的同好,Toshiba會買Pchome特價,HGST會買淘寶,WD現在紅標4TB在機瘟中不敢買。Seagate則是很便宜的才會買,而且只能儲存不重要的檔案。
另外,行動電源要做販賣是必須NCC跟國家安全認證的,不然一定得下架或罰款。
最後就連 Seagate 行銷團隊也出來澄清了!
現在Facebook上的遊樂器詐騙也越來越多! 這東西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上當。
參考資料:
https://www.inside.com.tw/2017/05/07/facebook-fraud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as.tw/permalink/10155438053623245/
由於我只有收Xbox one的大型搖桿,但大型搖桿其實很難帶出門,如果要出遠門或到朋友家,除非要很特異,不然我真的不想帶Mad Catz TE2 for Xbox one出門
於是想找一支可以隨身攜帶的格鬥搖桿,於是在美國Amazon找到了:
HORI Fighting Commander for Xbox One Officially Licensed by Microsoft
由於同時支援Xbox one/Xbox 360/PC,剛好符合我主要的遊戲平台的規格。
我因此也先做了一片文章 ,並同時直接在Amazon下單
Hori 推出Xbox one格鬥手把 HORI Fighting Commander for Xbox One
雖然此HORI格鬥搖桿的PS4/PS3在台灣很普及,也很便宜。不過我也直接問過HORI代理商是否願意進台灣? 結果都是回答他們在日本也找不到貨,而且台灣XB1市場太小,不願意進。
所以我也只能自行從國外入手。
我下單之後,約等一個禮拜多就收到美國寄來的包裹。
不管是Win 10還是Win 7 都可以正常運作,最多就是要先安裝微軟的Xbox 360搖桿驅動程式。請前往微軟的「Windows 專用 Xbox 360 控制器」。在產品清單內選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