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一出捷運站,就看到 台北市提供的免費流感疫苗接種。
不限定戶籍區域、不限定年齡,只要核對身分跟體質沒問題(例如對蛋沒有過敏問題)並留下資料,現場就直接施打。
由於一直沒打過流感疫苗(加上戶籍在嘉義,工作在台北),也很少感冒,但我堅持感冒不吃退燒藥或感冒藥的關係,但我很怕再中當兵時讓我感覺命危的A型流感,所以施打流感疫苗會對我來說比較輕鬆。 於是就坐下填寫資料打疫苗了,打完後說要多喝水!
肌肉注射,完全沒感覺…然後不能揉,隔天肩膀有痠痛感。雖然疫苗施打後要兩個禮拜才開始有效,但對我個人也是可以提升約一年期間的流感抵抗力。
聽過一位服務業長輩講過,原本就因為常常接觸染病的客人而被傳染到感冒,施打流感疫苗後,其最大的差異就是感冒徵狀輕了許多!
(其實店裡的公共用水龍頭改成感應式也可有效降低接觸式的傳染病染病率。)
由於是服務業,店家每天要接觸一堆客人,而那些客人常常帶來感冒等傳染病,造成員工生病請假或不舒服,經過這次經驗,所以他也非常贊成定期施打流感疫苗。
但其實流感應該是在每年10月流感季節開始實施打,會比較好。
『台灣歷年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於2、3月後趨於平緩,且接種疫苗後需一段時間產生保護力,故建議高危險及高傳播族群,應於10月流感季節開始,即儘早疫苗接種,讓整個流感季均有疫苗保護力。』
但我還算年輕力壯吧,那個尖峰期應該先給高風險族群的民眾優先施打。

相關流感疫苗的訊息可以查詢衛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