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 飲食 辣椒醬(膏)或其他調味料 嗜好

豆油伯醬油初嚐

公司聚餐,去了泰市場一趟,下樓去替同事換點數時,看到了豆油伯的專櫃…一樣是用強力照射燈照透明玻璃瓶醬油…

去的時候剛好有客人在跟業務買醬油跟醋,我就在旁邊看目錄、包裝、產品項目跟搖醬油、聞醬油。 也注意到了其產地在屏東,所以我心裡有數的也知道應該是黃豆麥醬油,但我看了醬油產品成分竟然有黑豆耶~!
其三個『天然手工醬油』:
豆油伯金豆醬油(280元/500ml)
豆油伯缸底醬油(280元/500ml)
豆油伯原味紅麴醬油(300元/500ml)

豆油伯-002

搖了三個醬油,沒有一個有細緻氣泡、氣泡易消…看瓶底,沈積物很少很少…反而醋類產品的沈積物比較明顯多。

等業務有空,就請他幫忙介紹,我就擺明問為何跟另一家(黑豆桑)包裝很像? 是否同一家公司?
業務回答:那是之前的經銷商.(黑豆桑現在的代工廠位在台中.) 他們才是正宗的豆油伯,玻璃瓶標誌才是正宗。

然後就請他介紹醬油 ,其先讓我聞香, 其有一瓶金豆醬油於5/1開瓶,放置室溫保藏,其用小試杯讓我聞三種醬油的香味,然後又拿一瓶金豆醬油於4月初開瓶的做比較。4月初開瓶的金豆醬油,其豆香已經明顯淡了許多。 業務說這就是他們不含人工添加劑或防腐劑的證明。(我冰箱有一半是放醬油,我能理解. 但我未開瓶的絕對不會去照光!)

業務的介紹:
豆油伯金豆醬油:他們的基本醬油 ,保證沒有添加劑。但由於黃豆比例較多,若加熱使用容易產生酸味,因此適合不加溫料理。
豆油伯缸底醬油:小麥比例比金豆醬油多,長時間燉煮醬油的香氣不會變。
豆油伯原味紅麴醬油(300元/500ml):天母的日本人常買,日本人會覺得這醬油很棒.

然後我問到產地在屏東,那醬油應該會帶甜吧?
業務:他們說他們醬油是特別的(非詳細的談話內容,但類似這種說明啦)

我再問小麥多,醬油會甜一點吧?
再來就讓我用小湯匙試醬油。(我個人感想寫在最後面)

我再問 : 小麥多一點,不是可以做屏東地區常見的白醬油?

跟業務提到了屏東常見的白醬油之後,他拿著一罐蘋果醋,指擇該瓶的透明醬油說,黃豆醬油釀製三個月也才這種顏色,他們的醬油都是釀製180天才能呈現黑色,他完全不能理解外面的白醬油是加了什麼東西才能將顏色變深,或者是將醬油稀釋才能做出來.

然後又提到了黑豆醬油,他認為黑豆醬油沒有香氣,而且黑豆醬油都稱之為『蔭油』。該公司絕對不做『蔭油』跟『醬油膏』,因為這些產品都必須添加添加劑。

並且業務示範了
醬油加醋,可以做沙拉醋。(萬家香有出類似產品,但配沙拉實在很鹹)
沙拉醋加了橄欖油,變成義大利油醋。
醋加了辣豆瓣醬,可以變成泰式酸辣醬. (辣豆瓣醬好辣啊!)

非常好的示範,只可惜我自己有買『醬汁、醬料、醬好菜』的食譜.

然後業務就開始推銷,其頭一建議產品就是推薦醬油+醋+橄欖油的產品組合。

但我心裡也有數了,只好說我比較想買辣椒醬,只可惜剛買好多瓶(這是真的!),下次有機會再過來。


個人感想

先不談 白醬油這種高深學問. 也不談台灣普遍常見的『蔭油』錯誤知識. 因為那是業務的個人專業素養問題,而且醬油也的確沒有太多人去做深刻瞭解。也不用去計較天然醬油為何用強力光線照射.

但他們產品成分明明有黑豆啊~! 黑豆醬油有香氣啊!<只是這種黑豆醬油還真少> 別家的醬油膏還比醬油貴咧!也不用防腐劑跟添加劑啊? 這是什麼奇怪的市場行銷?

然後都是推薦醬油+醋+橄欖油的產品組合…屏東又不產橄欖,醋每一瓶定價都是350元(別家醋沒這麼貴),而且醋類產品好多啊?醬油…不是台語叫豆油嘛? 黑松不賣松、金車不賣車,好詩好詩!

另外,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台灣醬油廠商的醬油是用小麥成分比較多來分產品?(後查:日本業者有釀製將小麥比例提高許多的 しろ(白醤油))
為了小麥比例比較多,同樣價格的醬油還必須分類生產? 真是辛苦店家了!

我還真的第一次看到不用原汁比列做產品分類的高價醬油廠商~! 即使該醬油搖了也看不出高原汁比例會有的細緻氣泡.

唉,接下來請看我的醬油試吃感想:

豆油伯金豆醬油: 醬色為透明的深琥珀色。豆香為一般黃豆醬油香氣,稍淡,甘味不多,鹹味明顯,鹹後帶苦.無層次感。但4月開瓶的醬油,我個人認為香氣的降低程度幾乎可以當低價醬油使用了。
豆油伯缸底醬油: 醬色為透明的深琥珀色。。豆香為一般黃豆醬油香氣,甘味比金豆醬油多一點,鹹味明顯,鹹後還是帶苦.(業務說這小麥多一點,比較適合滷、煮等長時間熬煮料理 )
豆油伯原味紅麴醬油: 醬色為透明的深琥珀色。。怎麼跟日本醬油差不多, 但這醬油的味道是我比較能接受的,如果要沾生魚片,三個醬油中我用這個醬油。我的味覺是覺得這比較接近在日本吃到的日本醬油. 約吃了三個小湯匙後才感覺的鹹後帶苦。

試下來,真的跟我心中的屏東醬油印象不一樣..全部的豆油伯醬油甜味都不明顯.  而且氣泡、香氣、味道真的很像日本醬油.
而且從4月開瓶跟5月1日開瓶的金豆醬油相比,4月的香味、風味失去許多,根本凸顯出其缺點:不耐放>但我真的不想看到那種展示環境在放醬油。

鹹後帶苦…我印象中很少有醬油會這樣…是海鹽的關係嗎?鎂過多? 如果是我要挑天然鹽的話,我會挑鈣較多、鎂較少的…但這應該已經是人工鹽了…(鎂帶苦、鉀帶酸、鈣帶甜)

沒有細緻氣泡、氣泡易消、沒有沈積物、沒有高價醬油應有的遮光包裝…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很大的扣分項目。

金豆醬油跟缸底醬油…實在對我來說完全沒有買的吸引力. 而且講明白,這醬油我不推薦..
屏東產的紅麴醬油嘛…我會優先買同樣是屏東、有加紅麴的屏大薄鹽醬油.

300元? 我可買到一瓶一開瓶就室內全是醬油香甜甘味的頂級黑豆醬油了! 更不要說味道驚為天人!而且花300元買一瓶普通色、香、味醬油?只因為是天然?

當時現場辣豆瓣醬很想買,只可惜我個人的各大品牌辣椒醬固定庫存為10瓶上下,而且剛入手5瓶. 回家後看目錄售價一瓶280元/280ml? 我都可以直接買知名店家現做的辣椒醬超大罐的了!


2015年9月7日 補充

下表為 釀造季刊 Vol.78 的摘要內容,其可以看出台灣國內的黃豆麥醬油,誰的小麥需求量最大,也可以換算成誰的黃豆麥醬油產量最大。穩居一二名的就是萬家香跟金蘭,統萬在2014年小麥幾乎成長一倍,所以統萬之前是大部分用胺基酸液或鹽酸分解大豆製造醬油嗎?。(另外釀造季刊 Vol.78 2014似乎已經是最新一集,2015年的釀造季刊我沒看過半本。)

2013年至2014年釀造相關原料(小麥)統計表
2013年至2014年釀造相關原料(小麥)統計表

另外 在 羅幼真 的 調味料便利冊中,也有提出醬油業界的不公開秘密:大廠代工生產生醬油。

調味料便利冊:嚴選9大類、229種精采收錄 方舟文化出版
調味料便利冊:嚴選9大類、229種精采收錄
方舟文化出版
醬油業界不公開的祕密
醬油業界不公開的祕密

當然,去金蘭大溪工廠參觀的話,講解人員也會告示,其實業界很多是託其廠代工的,金蘭釀造好生醬油後,就會用工業用桶包裝送到客戶,客戶再自行加工成其自有品牌的醬油。

原本此書 調味料便利冊在Google Play台灣是無法購買的,還是我去跟出版社反應後才改善。

您的國家/地區不支援這個項目
Google Play: 您的國家/地區不支援這個項目

2015/12/26補充

由於豆油伯官網已經將『大武山的泉水』的字體刪除。但網路依然會留下證據。我也幫忙留下證據才好。

畢竟豆油伯可是號稱『利用在地的陽光, 在地的空氣 ,在地的水。
這麼強調的行銷! 當然要作紀念!

採用大武山的泉水(點開會開啟原圖)
採用大武山的泉水(點開會開啟原圖)

純淨大武山泉水、台灣契作黑豆黃豆,堅持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焦糖色素與香料,在屏東竹田的豔陽下,經過120 ~ 180天的封釀,呈現純釀原味。

2015-12-26_235759
大武山純淨的地下水

資料來源:http://www.live-for-nature.com.tw/story_7.htm?id=10813


另外補充一個我個人的醬油心得;『我最恨文青式行銷!更厭惡文青式包裝! 也不相信請來的媒體報導跟置入性行銷。 如果有那個心力,為何不集中心力把醬油品質提昇?』

114則迴響

  1. 感謝你的清楚分析,昨天我發現豆油伯的醬油成分標示有些問題,疑點1,黄豆未指出基改或非基改,疑點2,其中有調味劑的標示卻未清楚說明成分,致電客服得到的回答令人儍眼,說黄豆未標示是因為怕進口商造假而為進口商負責,調味劑礙於公司機密不便告知,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廠商,須要昭告消費者抵制。

    Liked by 1 person

      1. 樓上建議您去GOOGLE一下"以基因改造黃豆及基因改造玉米為原料之食品標示事宜"的第一和第四點,拿豆漿比醬油跟張飛打岳飛有什麼不一樣?

  2. Dear 小花:

    您好,我是豆油伯的網路行銷副理,
    關於口味的部份,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我這裡尊重格主的個人感受。
    關於醬油知識的部份,有些我不方便多做說明,我也尊重格主以自身了解的內容去做評論。

    但您所說的「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廠商」我必須要跟您做個說明

    1.我們有進口商給的非基因改造黃豆的檢驗書,
    但進口商不會年年檢驗,這意味著過去的檢驗書是否能代表現在的狀況,
    在沒有年年送撿的情況底下,無人能全然保證。
    而我們在產品營養標示上若因為標示「非基因改造黃豆」,
    我老闆的立場是我們就必須為我們的標示負責到底。

    也因此公司的作法改採標示上用保守標示,
    但是以我們每年所做的檢測報告為準。
    以下是今年最新的檢測報告,非常歡迎您仔細閱讀。
    http://www.mitdub.com/AboutDUB/AnalysisReport
    醬油都有做「基因改造大豆定性檢測」,詳細都在報告內。
    您可以同時到市面上詢問其他的廠商,
    看看他們是否也能夠提供如我們一般詳細且最新的檢驗報告給消費者檢視。

    2.調味劑是遵照衛服部最新的公告「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 十一 條中的規定。
    一、食品添加物名稱應使用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所定之食品添加物品名或通用名稱。
    二、屬甜味劑(含化學合成、天然物萃取及糖醇),應同時標示「甜味劑」及品名或通用名稱。
    三、屬防腐劑、抗氧化劑者,應同時標示其用途名稱及品名或通用名稱。
    四、屬調味劑(不含甜味劑、咖啡因)、乳化劑、膨脹劑、酵素、豆腐用凝固劑、光澤劑者,得以用途名稱標示之;屬香料者,得以香料標示之;屬天然香料者,得以天然香料標示之。

    因為醬油發酵會需要菌種去發酵,所以歸在調味劑中。

    法規內容您可以參考此網址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Detail.aspx?nodeID=518&lawid=45

    只要有遵照這個法規進行營養標示調整的廠商,就都會採這樣的標示方式。
    並不是我們不負責任。而且獨家配方的部份也歡迎您去詢問其他廠商,
    看是否有其他廠商願意告知。

    您可以不喜歡我們家的醬油,可以不接受我們的說明。
    這是您個人的自由,
    但上述資訊我必須要表達清楚。

    Liked by 1 person

    1.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8639/
      法規的漏洞,是造成食安問題的一大原因。如果您在意品牌形象、真心希望貴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的話,請您跟老闆們好好讀一下上下游的文章,想想怎麼跟上時代、怎麼更進步好嗎?國外要求成份全揭露已經很多年了,沒有什麼獨家秘方的問題。只是告訴我買你的產品,會吃到什麼,沒有要求比例,要模仿也沒那麼容易吧?不敢寫、不敢說,才真的令人擔心呢!

      Liked by 1 person

      1. 您好,就是因為在意品牌形象,我們的商品才會每年定期送第三方檢驗,去年我們是送TVU,今年是送SGS。

        如果這個政府真的有心在食安上把關,其實他應該要做的是要嚴加抽檢、並定期更新自己的抽檢技術,確保自己的技術能夠抽檢出不該出現在食品內的成份。上下游的文章部分內容是值得參考的,但也希望您可以思考這個問題:是否廠商把所有成分,不管看的懂還是看不懂全部都寫出來,對消費者就真的有保障了?

        在我們的立場,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每年定期送檢,用這樣的方式確保品質。原因在於我們認為有的東西與其我們自己說,不如就讓第三方去檢驗我們的商品是否有像我們所說的那樣無添加。但是當然,如果做到這樣,消費者還是無法相信我們的東西,那我們也尊重消費者的選擇。

      2. 其實我是認為 很多廠商都把法規當作標準 但標準 是 最低標的意思啊
        卻很多人以為 我達到最低標 就是好~ 而不是比 最低標好 (不知道是心態 還是 利益問題)
        讓我想到 為何德國 日本 等國家 賣的東西 普遍被認為 比較好一點 我個人認為是因為 他們不是以 最低標去看待自己公司的產品 願意以高標準去對待 進而產生較一般更優良的產品吧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不一定對
        只願有良心的企業 可以長久下去 ~

    2. “因為醬油發酵會需要菌種去發酵,所以歸在調味劑中" 講這句話是不是也要負責!!!
      醬油中調味劑不外乎IMP I+G 味精 氨基乙酸 安基丙酸 最好是你們有寫明調味劑以上幾項都完全驗不出來啦!!! 還有別跟我講發酵 你敢說妳們的醬汁有幾成是你們自己做的?! 大部分還不是來自於其他醬油廠 你們產品標榜古法手工 卻拿別人家發酵的醬汁來加一堆糖跟調味劑然後掛羊頭賣狗肉!! 人家一瓶100%純釀的醬油大約70元/1000 ml 你們的倒是鑲金的還是大師加持過的? 台灣人是很好騙沒錯 但是你們的牛皮再吹大一點啦~~~

  3. 另外,針對格主的一些疑問,
    我就我了解的部份做些說明,提供給格主參考。

    1.橄欖油的部份,是為了增加公司產品豐富度所以另外開發的商品,
    由老闆lulu親自到西班牙品油帶回來的,所以會一起在豆油伯專櫃販售。
    醋的部份,因為也屬於釀造類,所以之前有銷售。
    近日因為原物料品質不穩定,所以暫時也不再生產。

    2.原料的成份比例,會影響最後釀造的味道。
    在醬油釀造的過程中,黑豆跟黃豆是分開不同缸各自發酵,
    發酵完的原醬汁再依不同比例混合調製出金豆醬油與缸底醬油。
    缸底醬油的醬汁除了小麥成分較高,黑豆的成份其實也比較多。
    黃豆跟黑豆一開始入缸時雖然鹽水都打一樣的量,
    但最後出來的味道,黑豆、小麥多的味道感覺會比較鹹,
    黃豆比較多的感覺會比較鮮甜。

    但黃豆較多的醬油比較不耐久煮,有些對味道更挑剔的人,
    會感覺的出來金豆醬油久煮時會產生酸味
    (老實說,這裡提到的酸味我個人吃不太出來,但金豆醬油煮久味道確實比較容易消退,缸底醬油則越煮越香)

    所以兩種醬油我們在用途上的訴求也有所差異。

    3.醬油搖不出泡沫的部份,
    由於我們家的醬油在入鹽水開始發酵封缸後,開缸從壓榨到最後製作成成品的過程,
    都沒有額外再加入水份稀釋。而由於醬油中有使用到小麥,小麥發酵時會自然產生酒精,
    (所以為什麼豆麥醬油會有酒味原因在此,是自然產生而非直接加酒精進去)
    醬油之所以會搖出泡沫是由於內含有胺基酸(由黃豆蛋白質分解),
    但酒精有消泡的作用(因為酒精的表面張力小於水,泡沫較不容易產生),
    所以我們的泡沫很難搖。

    但只要把醬油+水,以1:1的方式混合再去搖。泡沫就會變很多且綿密。
    這是因為加了水之後,酒精被稀釋,泡沫也就會變得比較容易產生。
    這部份搖出來的結果可參考我們粉絲團的說明

    純大豆釀造的醬油一樣會有少許酒精,因為黃豆本身也含有碳水化合物,
    發酵後也會產生酒精,但相較於豆麥醬油,純大豆自然發酵產生的酒精量極低,所以一般不會提。

    嚴格來說,搖泡辨識法使用在純大豆的醬油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使用在豆麥醬油上,依照釀造時小麥使用的比例不同,結果就會有些不同了。
    這個實驗,也歡迎大家自己在家做做看。

    4.味道的部份,
    其實也有客人反應覺得我們的醬油都太甜了。
    所以味道的部份我個人覺得跟每個人的喜好有關,
    但因為開封後久放的味道會有差異,而專櫃的部份沒有冷藏設備可以保存,
    因為我們沒有添加任何人工防腐劑,所以開封後若沒有冷藏,
    氧化作用對味道的影響會很大。
    這個部分我會請公司看是否能夠做改善,
    避免使用者吃到開封久的味道與剛開封有差異。

    但是,鹽的部份我們一律是使用天然鹽,
    不是人工鹽,這部份需要澄清一下。

    另外格主關於擺設、業務說明等的意見,
    我已經跟公司這裡做了反應,請公司評估列入改良計畫中,
    我們的釀造廠現在在竹田火車站附近5分鐘的腳程可到,
    若格主未來有到屏東玩,也歡迎您事先與我聯繫,
    我會委請公司這裡安排專人為您做更詳細的解說。

    也謝謝您的指教。

    1. 我說你這個這個行銷副理阿 你到底多懂做醬油?? 如以純"水, 食鹽, 豆, 麥"四種原料來做醬油 爾後不再添加糖, 調味劑, 甜味劑等東西 當然麥多味甜豆多味鮮 原理就是糖分(麥分解而來)與氨基酸(豆分解而來)含量多寡的關係而已 至於傳統的蔭油(可能是黑豆醬油)與目前市售絕大部份的日式醬油其製麴與後發酵是截然不同的做法 理論上蔭油顏色是要比較淡的且不額外添加糖的情況下也是幾乎不甜的 至於原理為何你們號稱傳統手工達人應該要來給大眾正確且科學的解釋 而不是譁眾取寵!!!

      Liked by 1 person

  4. 現在才看到這篇文章,黑豆桑不是豆油伯之前的經銷商啦~其實黑豆桑和豆油伯這兩個品牌有點曲折,就一般常發生的員工自己出來打對台啦…老實說我本來以為黑豆桑是仿冒豆油伯而後生的品牌咧…沒想到是豆油伯搶了黑豆桑的品牌自己做@_@"
    可參考黑豆桑公開的過程,年月日和兩家公司名稱都公開了
    http://122.147.176.103/ods/face.htm
    我看了以後是覺得黑豆桑太笨了,即使換了供應商也不應該改名,搞得好像它們是仿冒牌

    Liked by 2 people

    1. 您好,黑豆桑確實是我們的前經銷商。針對豆油伯商標的部份豆油伯是有正式聲明的:http://www.mitdub.com/News/30

      黑豆桑改名正式因為豆油伯商標權一直都屬於我們老闆,他們在法律上是不能使用的,才會更換品牌名稱。

      我只能說,黑豆桑寫的過程其實也只是他們的片面說法。很多東西比對下來是有矛盾跟出入的。在這裡就不細談。

  5. 檢驗報告有公信力? 送驗的東西跟實際的東西一不一樣是個問題,還有誰會送對自己不力的產品去驗呢? 自己拿去驗跟別人拿去驗意義完全不同,再來驗的永遠是那一瓶,但賣的是其他幾萬瓶,罷了吧,檢驗報告這種東西,看看就好,當真你就輸了。會行銷的醬油跟好醬油好像不能畫上等號吧,時間能證明一切,禁得起考驗再說

    1. 我尊重您的想法。您不相信我們送驗結果是您的自由。但我們的醬油也歡迎大家自行拿去送驗。其實去年食安風暴就有很多秘密客、跟我們自己的經銷商店都自行去送驗了,坦白說單純就送驗這件事情我們是真的不怕啦,真的非常歡迎檢驗。

    2. 反正保存期限三年 他們的呈堂證供市面上非常的多 敢宣稱就要貨真價實!!! 執法單位不是病貓 消費者也不是沒有專家 原則上一瓶醬油超過100元/1000 ml這個比例就是在把消費者當凱子薛 市面上那幾支標榜精品級品牌的醬油 有哪些是100%自己從豆麥等原料開始自己做的? 有疑問的就打電話去生產當地縣市政府的衛生局 不然也可請水果記者去了解一下…

    1. 格主對醬油很有研究,也很懂醬油,給個讚!臺灣現在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騙子當道,奧來啊ㄍㄟ捧夠…..例子早就不勝枚舉了…..

      你現在知道為什麼他們會讓那一瓶賣好幾百的醬油照強光了,因為成本很便宜,壞了再替換就好…….XDDDD

      Liked by 1 person

      1. 我覺得桃竹苗客家人跟南部客家人風味是有差異的,南部自日據時代就種植甘蔗,不缺糖,所以料理偏甜。桃竹苗當地愛好的口味,一直令我覺得偏鹹了(例如滷肉飯淋上醬油膏吃)。

  6. 別這樣啦,行銷副理也只是拿人錢財的,只是當他在花這些昧著良心的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的親戚朋友就是吃著這些來路不明的東西。

  7. 朝聖推!如果真是傳統方法用心製造的產品,就不會需要行銷人員花費這麼多唇舌塗脂抹粉了!
    頗好奇一瓶醬油的售價裡面,有多少是付給這些行銷人員呢?

    Liked by 1 person

    1. 這醬油界的黑暗面實在是…
      像我去下營農會,其醬油甕也很少(比很多醬油廠還少)…但我覺得其產量跟庫存量卻比新港源發號多(全省農會都有),原因是什麼? 下營農會還有未公開的醬油甕? 這我真的不知道。
      我過年期間都是買不到新港源發號醬油,只好拖平常有經過新港的親戚買。更不要說布袋新來源為了應付過多的訂單,把醬油都過度稀釋了。
      正常的傳統醬油店家醬油沒了就是沒了,要就等開甕再說。

      Liked by 1 person

    2.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東窗事發之後豆油伯還是謊話連篇, 甚麼2014年9月到2015年初跟金蘭買小量來製作, 那之前跟味王採購的更早之前跟萬家香採購的要不要無條件退貨? 一直來自己發酵的只是做給觀光客看的, 還有甚麼按照她的條件嚴格請金蘭製作? 金蘭堂堂百年大廠技術給妳教豈不丟盡大臉, 到現在還在吃金蘭豆腐!! 很多年來就看不慣這些精品醬油的行銷模式, 骨子裡是金蘭味王萬家香卻打著純天然傳統手工純釀來騙取消費者買單, 然後又惡意的攻擊大廠, 指大廠的東西都不天然亂加一堆東西!! 還有她所謂的"獨門秘方"在現在全標法來看是要全部示出來的, 因為標榜純天然不敢寫? 如是如此妳就違反食安法了!! 跟大廠同樣的醬汁甚至是閹割版的, 沒道理標示妳比人家乾淨東西卻做得比這些大廠更鮮甜, 如果這樣大廠這些研發人員通通去自殺好了~~~

      Liked by 1 person

  8. 這篇看似有理卻無理的漂白文
    你自己沒那個實力沒那個廠區去製造出能夠獨立生產的環境,就不要扯什麼通路什麼困境,那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沒那個實力又要裝高尚賣高價你覺得消費者很好騙?有多少實力就做多少事,而不是沒那個實力硬要做超出自己實力的事,台灣就是一堆商人都在做超出自己實力可以負擔的事,連帶逼員工也做超出自己實力可以負擔的事,才會一天到晚人生大爆炸,懂?

    http://blog.joyhsu.com/%E9%97%9C%E6%96%BC%E8%98%8B%E6%9E%9C%E5%A0%B1%E5%B0%8E%E8%B1%86%E6%B2%B9%E4%BC%AF%E9%86%AC%E6%B2%B9%E4%BD%BF%E7%94%A8%E9%87%91%E8%98%AD%E7%94%9F%E9%86%AC%E6%B1%81%E5%A0%B1%E5%B0%8E%E7%9A%84%E4%BE%86/#comment-164644

    1. 熟成させた諸味を搾った液体は「生揚醤油(きあげしょうゆ)」
      發酵成熟的醬油醪榨取出的液體,稱之為『生抽』或『真生抽』、『生醬油』、『生醬油原汁』。其特徵是未殺菌、未稀釋、未調味、未加工。 台灣西螺地區另稱『白醬油』。
      也就是如果你知道某家醬油廠商的熬煮配方,你又拿到其生醬油原汁,你就可以做出其同樣風味的稀釋出來之醬油產品。

      但跟日本地區的「なましょうゆ」不同。「き」跟「なま」雖然同漢字『生』,但兩者大不相同。

      發酵槽跟場地空間、時間、發酵條件不足時,無法得到所需的醬油原汁量,可以委託大型醬油業者代工發酵跟製作。這在食品業應該是常見的商業交易。

      甚至也有業者是直接請金蘭直接做好,然後金蘭做好後,用會工業包裝送到客戶其工廠做分裝包裝,就變成其品牌醬油。(你去金蘭工廠就會聽到其代工業務說明.)

  9. 食品化學的進步,要遇到一開瓶就室內全是醬油香甜甘味的頂級黑豆醬油!
    真的是不會太難。

    有玩過烘焙嗎?? 天然的食材經過加工後,用聞的味道還是很濃??

    都快吃不出來了。

    1. 那個醬油味道,你要聞過才知道,是一股很複雜的味道。烘焙有段時間我可以聞烤箱香味就可聞出用那種奶油以及什麼堅果,咖啡香精跟真咖啡可以清楚辨別。但後來就不玩了。

      1. 就我的經驗,醬油在常溫下的味道應該是要靠近瓶口才聞的到。

        不過,版主舉的例子都算是油脂類遇熱所產生的香味,香精沒有油脂….當然差很多!!

      2. 放心,這種神級醬油我也沒開過幾瓶。開瓶後,再加上倒出醬油到蛇目皿時,整個房間就是滿滿令人留口水的醬油香氣。開到這種神物,比什麼東西都爽~!

  10. 這麼簡單的事情搞得好複雜.生產不及所以選擇進非自家生產醬油混裝.大方承認錯誤並保證以後都是自家生產販售就好啦…………純不純.比例啥.原料啥.我只是一般消費者管不了太專業東西.就是標榜手工天然釀造指名十大伴手禮而去購買的.硬ㄠ其他太專業的東西.你說得清楚我還是很模糊.心理疑問更是放大….錯了就承認.承認後的保證.簡單的東西台灣上報導後的企業好像處理方式都差不多…..

    1. 不,對我來說只需承認代工廠跟變更在地生產等行銷標語即可。 我也覺得沒那麼複雜。但一家廠商會外包,只有外包成本低於自行生產成本時,才有可能外包。 金蘭應該都是用FRP發酵槽,菌種是否有跟六堆釀發酵槽本身是否有差異,釀造物是否有差異等等等,這東西都是廠商本身需標示清楚跟說明。

    1. 請各位不要這樣,我只是憑我的經驗跟味覺去評鑑醬油而已,只是剛好公司行銷來這邊,又剛好來了一位『啾啾啾』大哥的精采爆料,又剛好一堆剛好。只是這文….晒很久了…我只是評論醬油而已啊~!

      1. “生醬汁之於醬油成品,就好比麥汁之於釀造啤酒。

        小麥要釀造成啤酒之前,需要先製作麥汁,麥汁是由發芽小麥製作。但後面還是必須要經過其他的製程,包含發酵、熟成,最後才能製作出好喝的啤酒。"

        可是我隨便google醬油發酵的流程
        http://picture.smartweb.tw/2113/intro/1289559328.jpg?aaaaaaaaaaaaaaaaaaaaa386

        生醬汁可跟麥汁差狠遠阿, 他們這種搞法要去比麥汁不如去比那種參一滴蘇格蘭威士忌的調味威士忌然後就要說自己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廠商才對吧?

        他豆油伯網頁上還寫大大的堅持傳統工法呢!

  11. 從2015.08.18事發到現在,這段其我並沒有改過內文喔! 這個文真的真的晒很久很久了!
    因為我近期已經全面改用新版的WordPress文章線上編輯器,可以直接做圖片註釋(圖下方可出現說明字體),我之前都是用Windows Live Writer編輯,其就完全做不到這個效果。現在就連舊文章的重新編輯,也當然是用WordPress文章線上編輯器,因為整篇的文章效果天差地別。
    所以你們可以看到,如果是新編輯過的文章或新文章,其圖片會增加註釋。因為很好改,而且有強化我圖片說明的效果。如果我要改這篇文章的話,不可能連這個都沒改。

  12. 我去XX桑的FB看了一下他們家的醬油,
    他們標榜單一釀造坊絕不混半成品,純手工古法釀造…
    然後我問了兩個問題,就被刪文了:
    1. 產地寫屏東,釀造廠就是指溢香,那其他代工廠是生產什麼?
    影片中的地點不是溢香,那些醬汁又去了哪裡?
    2. 溢香應該是機械生產包辦了大部分,那純手工釀造的說法又是何來?

    1. 1. 可能請人拍行銷影片要錢的,所以拍的是另一家代工廠(看起來有全手工的)
      2. 手工釀造大部分是指『釀造跟發酵部分有人工』,現代化的衛生要求,已經讓大量生產業者只能全機械化,不過溢香食品似乎已經進化到只剩蔭晒需要人工攪拌。當然台灣全手工醬油業者還是一大堆,但都是小型業者。溢香食品有賣氨基酸液耶~!

  13. 這可能是JOY的文章,2015/8/19在BLOG發表的,看來還是要硬凹,產量供應不及就該誠實告知消費者無法提供,結果去買別家生產的生醬汁來生產供應給消費者,這根本把消費者當盤子.
    http://blog.joyhsu.com/%E9%97%9C%E6%96%BC%E8%98%8B%E6%9E%9C%E5%A0%B1%E5%B0%8E%E8%B1%86%E6%B2%B9%E4%BC%AF%E9%86%AC%E6%B2%B9%E4%BD%BF%E7%94%A8%E9%87%91%E8%98%AD%E7%94%9F%E9%86%AC%E6%B1%81%E5%A0%B1%E5%B0%8E%E7%9A%84%E4%BE%86/

  14. 我一直都不懂一件事情。正常來說用丸大豆釀造的醬油,因為油脂難以除乾淨,最後的醬油成品都會有非常少量的油脂存在,所以在營養標示上的脂肪含量不會是「0」。(所以像喜樂之泉的醬油看起來會有一層像浮油存在,營養標示每10 g會有不到1 g的脂肪都是正常,代表用的可能就是丸大豆)

    標榜天然或手工釀造的像豆油伯、黑豆桑、或是屏大醬油,他們的營養標示上脂肪含量都是「0」。當然不見得從這個看的出來他們可能用脫脂大豆下去釀造,因為金蘭有機醬油是丸大豆釀造但是脂肪含量也是0。但是這確實值得探討。

    另外,金蘭的產品線(包括無添加的生醬汁)大部分都是用脫脂加工大豆(高蛋白豆片)釀造的(除了有機醬油用的是整顆大豆),他們使用的高蛋白豆片現在開始也有很多都是來自使用非基改黃豆。假如豆油伯真的是買金蘭高蛋白豆片釀製的生醬汁,縱使標榜「原料等級一致,都是非基改黃豆」,但豆油伯廣告裡可以很明顯看到他們使用的是丸大豆。倘若真的自己釀的時候用丸大豆,買回來的生醬汁是用高蛋白豆片,這樣也說叫等級一致,那就真的是欺騙消費者大眾了。

    1. 過濾技術跟設備的差異而已。新的醬油薄膜過濾,甚至連生醬油的菌都可以過濾。你可以找一下醬油過濾設備。傳統的用布或尼龍過濾後,沒經過薄膜過濾直接裝瓶的就會有一堆殘留物。
      但我看日本有些醬油專家已經提出過高密度的薄膜過濾,甚至連醬油的風味也過濾掉了。

      1. 推測樓主加壓力道不夠,千斤頂的幾頓下去就會有了,油脂出來要跟時間賽跑了。上幾樓David Lai 有提到浮油問題,小廠近乎完全不存在可使用RO,ultra filtration的問題,非常傷本。最簡單就是靜置、沉澱,最後抽取澄清液,而非每一瓶在充填時都有機會充填到有浮油的,再者多數抽樣送檢後,即便有油脂也會被忽略不計,如真要這樣判斷,那往後送檢時勢必專挑有浮油的送檢即可。

回覆給cherry 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